PG电子黄焖鸡又双叒叕塌房:黄焖鸡事件暴露外卖平台品控之殇
发布时间:2025-03-14 20:33:23

  PG电子凌晨2点的写字楼里,25岁的程序员小林点开手机里的黄焖鸡外卖,这是他本月第18次选择这个国民快餐。但这一次,他夹起一块发黑的牛肉时,突然想起热搜上那句我不想再因为一碗黄焖鸡破防了--胃里翻腾的不止是食物,还有被反复践踏的信任。这届年轻人,连吃一碗20块钱的饭都要赌上健康,谁该为这场舌尖上的俄罗斯轮盘赌负责?

  3月12日,《新京报》一则暗访视频撕开了杨铭宇黄焖鸡的后厨黑幕:发酸的隔夜食材被回收加热,发黑的牛肉用色素美颜,店员无需健康证即可上岗……更令人窒息的是,店员面对镜头直言:吃出问题都是饭店的事。

  事件迅速发酵,#黄焖鸡塌房#冲上热搜榜首,单日阅读量突破8亿。网友调侃:以前吃黄焖鸡是填肚子PG电子,现在是赌命。国务院食安办随即对山东、河南两省涉事门店挂牌督办,要求彻查产业链。而品牌方的致歉信却显得苍白--涉事3家门店永久关停,但全国2700余家加盟店的卫生黑洞早已积重难返。

  杨铭宇黄焖鸡的坠落并非偶然。调查显示,其加盟费仅需3.5万元,总部强制采购溢价酱料包,却对食材质量放任自流。加盟商为压缩成本,自采廉价变质肉类、循环使用剩菜已成潜规则。

  更讽刺的是,品牌方宣称每日巡查卫生,但暗访记者发现,所谓检查不过是拍照打卡。律师指出,这种甩锅式管理已涉嫌违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若查实总部长期纵容违规,或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集体诉讼。

  1. 监管之困:尽管明厨亮灶政策推行多年,但餐饮连锁店数量庞大,基层执法人员难以全覆盖。2024年成都老鼠门事件后,涉事门店仅停业整顿,违法成本过低。

  2. 资本之恶:加盟模式下,品牌方追求扩张速度,2023年杨铭宇门店数达6000家,如今缩水至2700家。疯狂关店背后,是食品安全为利润让路的畸形逻辑。

  3. 维权之难: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超百条投诉涉及变质、异物PG电子,但消费者往往因取证困难、流程繁琐而放弃维权。

  -查看商家资质:平台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中若含网络经营,才具备外卖资格。

  - 参考骑手爆料:多名外卖小哥将黄焖鸡列入黑名单,称其后厨卫生评分垫底。

  - 留意食材状态:肉类颜色异常鲜亮(可能含色素)、蔬菜蔫软出水(或存放多日)需警惕。

  - 多渠道投诉:通过12315平台、消协或媒体曝光,河南商丘涉事门店正是因消费者举报被查封。

  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指出:道歉千次不如重罚一次。他建议引入AI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后厨摄像头实时分析操作合规性,并结合区块链技术追溯食材源头。

  更值得期待的是吹哨人制度。若外卖骑手、内部员工举报违规行为可获得奖励PG电子,或将激活社会监督网络。毕竟,当一碗黄焖鸡都能成为高风险食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企业的良心,更是制度设计的刀刃。

  从三聚氰胺到脚踩酸菜,从老鼠拌饭到色素牛肉,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忍耐力总被戏称为全球最强。但这一次,年轻人用破防宣告:容忍已到极限。或许只有当每一次违法都让企业痛到骨髓,我们才能真正告别吃顿饭像开盲盒的时代。毕竟,食品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