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打通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堵点” 监管层做出新安排
发布时间:2024-02-07 21:59:07

  PG电子各地相继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后,监管层正在完善制度流程、打通“堵点”,加速推进“白名单”项目落地执行。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各监管局要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协调机制各项工作PG电子,及时掌握辖内各城市协调机制运行情况。指导督促辖内银行完善制度流程,尽力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存在的问题与堵点,要及时报告,通过协调机制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助力辖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要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指导督促各分支机构加强对辖区房地产项目的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应及时向协调机制报告并推动解决。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已有26个省170个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家品牌房企公布了进入“白名单”项目的部分信息,涉及项目数量超过270个。其中,融创、碧桂园、绿地、建业、世茂、远洋、旭辉、金科、奥园、雅居乐等品牌房企旗下符合条件项目,先后入围各地“白名单”。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此次专题会议,是在近期协调机制取得阶段性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新部署,在对既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监管总局本次会议部署的工作,其中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将研究、解决该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堵点。

  专家指出,各地相关部门向金融机构推送项目信息,有不少项目入围“白名单”,但并非项目入围“白名单”,即能快速落实贷款事宜。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需要明确的是,不能认为项目推送给银行,后者就会发放贷款了。

  “事实上,银行等金融机构还要按常规的信贷调查与审批流程开展相关工作,风控程序不能少,该有的流程仍要照常推进。只是,对于推送的项目,银行不能以项目所属企业存在风险,而拒绝贷款,应将企业风险和项目风险区别对待。如果项目本身满足风险控制下的贷款投放条件,就应该予以满足,不能拒贷。”李宇嘉称。

  严跃进也认为,此次相关部门在会议中明确,商业银行要及时对项目开展评审;这说明各地存在较多项目申报,但因评审不及时导致一些工作滞后。

  对此,一家中型品牌房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公司申报项目的情况来看,各地住建等部门推进首批“白名单”项目的速度较快,效率较高。不过,由于涉及到多个环节,有些是跨部门的,实际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金融机构需要对‘白名单’项目按相关流程进行审核,即使项目进入‘白名单’,最终该项目能获得多少融资,存在不确定性。再者,进入白名单的项目,什么时候能拿到贷款,这中间还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因此,对于符合融资条件的项目,如果相关流程能继续优化,在落地环节效率能进一步提升,就更好了。”上述中型品牌房企人士说。

  严跃进指出,从此次会议已公布的信息来看,说明出各地项目白名单制度仍在推进过程中,但一些制度流程还没有梳理清楚。

  “金融监管总局此次工作会议强调,将确保二月份各类融资支持工作加速,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协同配合’和‘指导督促’。这意味着二月份白名单制度将两手抓,既抓融资工作也抓制度流程设计。”

  在李宇嘉看来,相关部门若能在各自专业领域积极作为,可提升该协调机制运作效率。住建部门通过建立项目融资的负面清单,对行业、市场、项目规划进行监管,按照协调机制的五项原则来审核申报项目是否符合融资条件。

  “银行应完善和创新贷款审批、风险控制等政策、程序和流程,从过去单一的以抵押物为保障转向项目监管和现金流为保障,从过去的企业层面的风险判断转向项目层面的风险判断,建立项目融资‘应满足尽满足’的负面清单,除非触发负面条款,否则应满足申报者合理贷款需求。”李宇嘉称。

  “金融监管总局本次工作部署,反映出融资协商机制正在优化相关流程,以确保工作提速。预计后续相关部门会进一步朝着尽力满足合理融资需求的方向,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严跃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