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2023年10大专家房地产言论开发商抓紧盖房未来房价上涨压力大
发布时间:2023-12-31 16:05:47

  PG电子2023年是房地产处在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房地产在各种利好政策下有向好的趋势,但目前仍然在深度调整阶段。所以,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大家角度不同说出的话也千差万别。有的深受百姓爱戴,有的却语不惊人死不休,老百姓要拨开迷雾,看清背后的真相。

  但无论是谁的话,我们都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大家要有自己的判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些专家的房地产言论有多大意义,你能读懂背后的含义吗?

  12月11日,财经杂志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不能把房价搞得那么高,这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不要以为房价上涨,就认为那是你自己的房地产价值,那都是虚假的财富。

  无论房价大涨还是大跌都不是好现象,但现在问题在于房价太高。很多人买房买不起,况且自认为房价涨了就可以守住财富,那是炒作出来的纸面财富。

  12月7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从房地产政策调整来讲,保房价是非常核心的要务,除了宏观方面对居民的财富也是很重要的支持。若房价下跌5%-10%,换言之就是将有一二十万亿的财富损失。

  保房价?是保房价稳定还是保房价不降?房价是想保就能保得住的吗?房价下跌真有那么可怕吗?房价下跌损失的是谁?他还说过,房价上涨可以促进消费。

  12月6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严重超调,但是不一定见底。

  对于他的话对不对,我认为一半一半吧,说到底还是老百姓的收入也超调了,信心严重受挫,要想恢复,就是稳定市场,增强未来收入预期。

  在《有识》栏目上,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徐高表示,近两年,房地产供给已经显著收缩,当前地产在建面积较2021年下降约一半。开发商应该加紧修房子,否则在不远的未来,房价上涨压力恐怕会非常大。

  这个逻辑有道理吗?数据是没毛病,但是供给减少了就意味着房价要上涨了?你不提需求的变化,小学生都应该懂的吧。

  11月15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在文章中表示,建议国家应该组建一个大基金,把开发商库存的房子打折进行收购,以合适价格收购开发商库存的楼盘后,用来做租赁房,盘活企业资产。

  现在支持开发商就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个没有错,让国家为开发商收拾残局就能解决房地产问题吗?这个主意是不是一些专家和开发商早就蓄谋已久的?

  11月7日,证券时报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现时内地人均居住面积于2020年升至41.8平方米,已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出现调整很正常。

  我觉得这才是比较客观的认知,既看到当前房地产调整的压力,同时也看到长期的一些潜力。所以不能过于悲观和盲目乐观。人均住房面积的成果意味着今后要加大力度在市场分配机制下,让房子动起来,给需要房子的或者没有房子的做分配。

  10月31日,财经杂志发布视频引发热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在视频中表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吃亏的是普通老百姓。房价下跌对高收入家庭几乎没有影响,那些中低收入家庭却被买房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他们受影响最大。

  这种看似帮老百姓说话的观点老百姓还能被忽悠吗?尽管局有很大的迷惑性,但我相信房价上涨下跌都让那些炒房者最敏感PG电子,我理解他的话,有钱人买房花百分之一,普通人买房花百分之两百,但这跟房价下跌是两个概念。拿这个来吓唬房价不能跌有点小儿科。

  7月11日财视传媒采访了房地产专家孟晓苏,原文中,孟晓苏表示,“说居民没钱,不是事实,大量钱存到了银行。数据表明有钱居民在大量存钱,这部分居民缺乏的不是钱,而是信心。有人总在说自己没钱,实际上他们正在大量存钱。如果不看数据只听他们的说法,有可能就被误导了。”

  这就印证了此前孟晓苏称老百姓应该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的言论,尽管后来他改口了,他说被断章取义,而他又何尝不是断章取义呢?即使你看到了巨额存款的数据,那能是普通老百姓的吗?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视频中表示,千万不要限高价房,把高价房限了以后,抢的全是有钱人,这其实是变相鼓励炒房。

  听了马光远的话什么感受?限制高房价真的跟普通老百姓没关系吗?尽管他们买不起高房价的房子。如果市场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那么高房价就会影响到低端的房子价格。

  6月6日-7日,地产大佬冯仑表示,楼市只是房地产的一部分,而且楼市已经经历了青春期PG电子,必然要减量,所以不存在救不救的事情。如果非要救回来,结果反而把市场搞坏。房地产降价并非什么坏事情,因为价格降到一定的时候,可能大家买房的欲望又回来了。

  其实讨论救与不救意义不大,谁敢说对于房地产没有施救?只是效果不是太明显而已。对于降价的问题,反倒是说了一些有意义的,说白了以价换量是存在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刘光宇,资深房地产评论人。2016年、2017年头条号、企鹅号、房产圈获奖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