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房地产的出路已经明了
发布时间:2024-11-07 17:04:47

  PG电子此前被视为“锦上添花”的多元化业务,已成为部分房企的利润支柱,“赚钱效应”远超开发业务。

  房企转型效果初现第二增长曲线年上半年,房企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从克而瑞的数据来看,上半年百强房企操盘金额仍在下降,同比降幅高达39.5%。

  部分转型较早的房企,多元业务已熬过培育期,进入收获阶段,成为房企稳定整体业绩的压舱石。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华润置地。从利润结构上看,其经营性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已经略超开发业务,成为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

  华润置地上半年共实现核心净利润107.4亿元,其中经常性业务的核心净利润55.2亿元,占比达到51.4%。

  其次,是民企龙湖集团。上半年龙湖营收468.6亿元,其中72%来自开发业务,运营业务和服务业务营收合计131亿,占比近28%。

  尽管营收占比不足三成,运营业务和物管服务却贡献了68亿利润,在集团的利润构成中占比超过80%。

  透过头部房企的业务结构,也不难看出,多元化业务在房企穿越周期过程中的稳定性作用。

  华润置地走的是多元发展道路,且目前多元化业务与开发业务基本各站半边天。高利润率的经营性业务,为华润置地的整体利润水平产生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中海营收869.4亿元,其中94.36%源自开发业务,商业物业运营服务业务(含写字楼、购物中心、长租公寓、酒店、物流及产业园、养老等)虽然增速不小,但在整体业务里面占比依然偏低。

  华润置地得益于经常性业务的加持,净利率从2023年末的14.85%上升至15.82%PG电子。

  不止华润置地,龙湖的管理层也对运营及服务业务寄予厚望。在中期业绩会上,龙湖的管理层预测,到2028年营性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比能够过半,实现第二曲线收入超过第一曲线。

  在巅峰时期2021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达到了约18万亿平方米。到了2023年,仅剩下11万亿平方米左右。今年上半年不到5万亿平方米,如果下半年市场没有明显起色,今年住宅销售规模将进一步下探。

  “去地产化”这几年是地产行业的高频词汇。准确来说,大家常说的“去地产化”其实是指“去住宅开发化”,向“存量”要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典型如华润置地,目前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板块都已经相对成熟,业绩均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华润置地就提出,要向大资产转型。这一转型战略的核心是将“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调整为“经营性不动产与资管业务”,目前华润置地已经构建了商业、有巢双REITs平台,尤其今年3月份华润商业REITs成功上市,为房企大资产业务转型探明了前路。

  招商蛇口在资产证券方面同样有所动作,先后发行了产业园REITs及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s,积极推动集团向大资管业务转型。

  说到物业管理,一般指的是住宅社区的物业管理,这属于房地产开发的后端链条,多数房企都有相应的业务。

  这几年有“黑马”之称的越秀地产,不仅在房开板块持续发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商住并举”战略。中报显示,上半年非商业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收入16.01亿元,同比大增32.3%。

  中海物业便在积极拓展高校物管业务。今年先后进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等高校,为校区提供全委物业管理服务PG电子。

  在轻资产模式上,目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地产代建。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90家企业涉足代建业务。

  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六个月,28家典型地产代建企业新签约代建建面同比增长3.0%。与此前五年平均23%的增速相比,放缓趋势一目了然。

  代建企业的规模焦虑与日俱增,市面上开始出现低价中标等不良竞争的苗头,行业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另外,代建企业纷纷强化内部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例如,建立业务全周期的标准体系,规范各个环节的流程及动作;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控制,等等。